新华社重庆7月17日电 题:后疫情时代,中欧班列如何行稳致远?
新华社记者赵宇飞、屈凌燕、刘怀丕
2020年以来,中欧班列货运量逆势增长。未来,如何将中欧班列这种爆发式增长固化为长期品牌价值优势?
后疫情时代,高质量发展无疑是中欧班列的关键词。
业内人士表示,从打通沿线堵点卡点、加大回程货源组织力度、加快推进班列运营平台统筹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将中欧班列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物流供应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货运量的爆发式增长,让中欧班列的运力面临考验。
记者在重庆、义乌、郑州等地走访发现,由于大量货物从海运转移而来,中欧班列也出现舱位紧张情况。“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只能优先保障长期合作的客户。”国内一位中欧班列运营平台负责人说。
“现在中欧班列订舱越来越难。”中国外运重庆分公司国际联运部副经理谢元鹏说,只有找到沿线关键堵点卡点,并打通它们,才有可能提高班列运力,例如某中欧国家的口岸在疫情期间就成为堵点之一。
义乌中远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林辉寰建议,在对国内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的同时,也要投资境外的枢纽、交通集结点,打通堵点卡点,提升中欧班列境外段的服务保障能力。
中欧班列货物“去多回少”现象,在疫情期间也进一步凸显,成为班列运营成本较高的原因之一。
“回程货源短缺,既有客观原因,更有在海外布点较少,市场开拓力度不足的主观原因。”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亚欧大陆桥物流分会副秘书长车探来说。
车探来认为,推动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以及国内班列运营平台等有资质的央企“走出去”,出海建立自己的运营平台,加大回程货源组织力度。
“要着力培养适合自己的客户群,挖掘‘两高’‘两内’货源,即货值高、时效要求高,以及中国内陆到欧洲内陆的货源,让这些货源对中欧班列形成新的路径依赖。”车探来说。
与此同时,70多条中欧班列线路背后的是各地方运营平台,仍存在进一步统筹整合的空间。
“可以先适度集中资源,将部分班列运营平台做大做强,多出精品线路、稳定线路。”郑州国际陆港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文俊建议,比如对于在班列高质量开行、市场化程度、创新能力等方面比较突出的中欧班列运营城市,在技术、金融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另外,在业内人士看来,中欧班列还应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在国际物流市场的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
其中,提高服务质量主要包括提供集货、装车、沿途追踪、清关、配送等系统性服务,逐渐从“站到站”向“门到门”发展;降低运营成本方面,各运营平台可抱团提升对沿线国家铁路企业议价能力,进一步降低铁路运价。另一方面,从期货、短途运输、搬运、仓储、分拨等各环节全链条降低运营成本。
实际上,国家层面正在通过加强顶层设计,着手解决问题。
去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将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2亿元,支持成都、郑州、重庆、西安、乌鲁木齐5个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城市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将有利于这五大城市利用区位优势进行市场资源整合,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中欧班列整体高质量发展。
今年5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赴新疆霍尔果斯开展中欧班列现场专题调研并召开会议提出,要将中欧班列积累的“量”转化为今后发展的“势”,形成更加强劲的市场竞争力;要大力提升运行水平,打造支持中欧班列发展的“1+N+X”政策体系;要及时打通堵点卡点,实施一批重点口岸、“卡脖子”路段扩能改造工程,努力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等。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中欧班列,将成为一条基础设施完善、去回平衡、更具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价值的国际物流链。”车探来说,它将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